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达州时政
中共达州市委公布重要决定!
编辑:admin  2024-01-10 17:02:00  来源:未知
中共达州市委
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
(2023年12月26日
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五届委员会
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就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达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深刻领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高度,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来川视察时还特别指出,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中具有重大意义。这些都为达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必将带动达州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二)准确把握达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达州在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中破难攻坚,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关键历史时期。当前,达州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特征仍然明显,县域经济规模偏小、主导产业层次偏低、城镇化进程偏慢,以城带乡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比较突出;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农业科技弱效益低、农民就业难增收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健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达州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不断开创达州城乡共同繁荣新局面。(三)科学确立达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聚焦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坚持“157”总体部署和“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双园驱动、一核两翼”发展战略,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和要素平等交换为重点,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为基底,加快县城乡镇品质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富民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统筹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五大发展”,推动城乡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公共服务融合、社会治理融合“五大融合”,实现县域经济竞争力、乡村振兴引领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公共服务供给力、基层治理创造力“五大提升”,聚力打造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达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达州样板”。(四)找准达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路径。推进达州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严格守住土地红线、生态底线、文化主线,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多样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在推动“五大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推动城乡空间融合。树立县域城乡发展“一盘棋”理念,推动5个县城扩容提质,重点打造20个中心镇、30个特色小城镇、100个中心村,构建以“县城—中心镇—特色小城镇—中心村”为依托的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坚持城乡产业整体布局,城镇重点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乡村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县城产业引领、产业园区驱动、产业强镇带动、县乡村产业互动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要素融合。完善城乡要素合理自由平等流动的体制机制,重点强化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和利用,强化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等向乡村倾斜,强化管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城乡共享,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坚持城乡居民需求与政府供给能力相结合,统筹布局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构建县域内分层分类、供需适配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和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乡社会治理融合。统筹打造城乡治理平台、一体构建城乡治理网络、综合调配城乡治理力量,推动善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构建城乡间、区域间联动治理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达州、法治达州、善治达州。(五)明确达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达州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到2027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乡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城乡经济循环更加畅通,要素双向流动更加平等,城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农村要素资源充分激活,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差距明显缩小,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繁荣农村与繁华城市相得益彰、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加快形成。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共同体基本形成。
  二、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县城的关键支撑作用和县域统筹功能,协调推进扩权赋能、空间布局、品质提升和产业支撑,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切实增强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六)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依法赋予县级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提高县域统筹能力。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严格落实省级赋予扩权强县关于审批管理、财政管理、编制管理等系列授权赋能改革举措,全力争取省级事权下放。深入推进市级放权赋能改革,按照“依法依规、能放尽放”“下放一批、委托一批、优化流程一批”原则,充分考虑县(市、区)承接能力和实际需求,聚焦投资、用地、用林、交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进一步梳理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市级管理权限。加快推进达州高新区集成授权改革,推动市级授权事项、支持事项同步在达州东部经开区落地。深化开江县县域集成改革、万源市县级市改革。完善放权赋能改革管理机制,加强运行调度、综合评估、动态调整。(七)拓展优化县城发展空间。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和功能定位,加强县城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防灾减灾、人民防空等系统规划建设,持续优化县城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按照中等城市规划建设宣汉、大竹、渠县县城,打造万源、开江现代精品县城,加快渠县、开江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步伐,支持万源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试点。强化国土规划空间约束功能,严格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持续优化住房保障、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用地结构,推动县城建设由“重开发”向“重运营”转变。实施低效闲置土地清理腾退行动,促进县城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激发县城存量空间潜能。统筹园区发展与县城建设,加快亭子文教城、宣汉明月新城、大竹北城新区、渠县宕渠新区建设。(八)着力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县城。强化城市风貌管理,协调推进城市天际线与建筑外立面设计、功能性街区和地标性景观建设。全面开展县城城市“体检”,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水收集处理、消防应急、防空地下室等设施建设,推进县城“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开展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实施地下管网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县城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加强停车场、充电桩、增设电梯等建设,同步开展物业管理改革,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系统化推进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完整社区建设,积极开展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增加便民设施、健身活动空间和嵌入式服务设施,加强“一老一小”等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居住小区配建补齐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提升县城公园绿地品质,合理布局绿心、绿廊、绿环,构建涵盖山地绿廊、河湖湿地、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的多层次绿色生态网络,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深度挖掘县城文化特质,加强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古树名木。深化“城市大脑”运用,推动县城精细化管理,推进大竹省级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试点。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九)不断夯实县域经济支撑。以县城为龙头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施县域“双招双引”“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大竹省级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长点。实施制造业强县培育行动和县域商业“领跑县”争创行动,推动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进位争先,积极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梯队。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或平台分支机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县。推动区位相邻、产业类同、基础相近的地区整合打造区域组团发展集群,以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达州普光经开区、大竹经开区为重点打造中部工业经济群,以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巴山大峡谷、月亮坪和沿线乡镇为重点打造北部巴山生态康养文旅经济带,以明月山沿线县(区)为主体打造现代绿色高效农业经济带,以渠县为主体打造渠江流域现代优质粮油生产加工经济带,以主城区周边乡镇为主体打造环城近郊农旅消费经济带。(十)扎实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全力推动省级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措施在万源落地兑现,合力争取政策、项目、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整合省市力量协同打好万源托底性帮扶攻坚战,深入推进万源同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西部协作,在共建产业园、劳务输出、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对接省属国企以产业和项目帮扶形式支持万源发展。强化宣汉及其他县(区)定点帮扶万源工作,有效激发万源自身发展动力和潜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全面提升县域发展水平,确保万源走在全省39个托底性帮扶县前5名,打造托底性帮扶“万源样板”。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十一)增强乡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完成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动小城镇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特色发展。加快培育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市级重点中心镇,在全市遴选20个人口基数占比高、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镇域平安指数优的县域重点镇打造市级重点中心镇,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建设市级特色小城镇,依托特色产业基地、百亿级制造业项目、A级景区创建、交通物流枢纽等,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做靓人文生态,打造30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旅名镇、生态大镇。依托区位、交通等优势,推动城市周边小城镇主动承接城市发展外溢和功能配套,建设卫星镇、专业功能镇、综合性小城镇,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镇名品。对镇区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镇,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按程序依法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十二)建设和美乡村。推广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需编制村庄规划,围绕资源集聚、产业集成、人口集居建设中心村,创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打造10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振兴村、旅游景区村、特色文化村、善治示范村、共同富裕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用好用足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优化推广农房建设图集,提升农房风貌品质,建设体现巴山民居特色的现代新居和美丽庭院。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乡村高品质绿化美化。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试点开展村庄停车场建设。(十三)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稳定消除返贫风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推进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和公用品牌建设,做实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动重点项目就地用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创新以工代赈助农增收方式,有效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带动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农民企业家队伍,深度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多元乡村经济,支持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土地及房产资源,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监管机制。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补贴,围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大力实施社会福利、公益慈善项目。到2027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2.1:1左右。
  四、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优势,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城乡协同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十四)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锚定农业强市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9+3”产业体系。实施粮食扩面增产工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快“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持续提高单产、稳定总产,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达州片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严禁“非粮化”,杜绝“非农化”。实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制造推广运用行动,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建成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服务到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巩固提升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创建成果,加强外种猪本土化选育,做强生猪种业“芯片”。突出农业生产“三链同构”,聚焦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推进宣汉、渠县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竹、宣汉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粮油、苎麻、茶叶、果蔬、生猪、肉牛、虾蟹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乌梅、淫羊藿、天麻、萼贝等道地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大力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提升“达字号”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综合效益,创建国、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管代收、股份合作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十五)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扩量提质行动。聚力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工企业、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链条延长、产值增加,加快打造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集群。强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功能配套,推进达州市(通川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以及达川、宣汉、大竹、渠县食品工业园集群发展。加大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招引,引导本地优质农业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渠县中顺洁柔竹浆纸、南国印染苎麻织布印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竹东柳醪糟上市,支持宏隆肉类、蜀韵农业等挂牌交易,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强化农产品清洗、分级、包装、烘干、冷储等初加工设施配套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动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十六)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商贸服务业补短、强链、赋能,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双向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实施县域商业建设专项行动,优化县城商业综合体和商贸服务中心布局,推动片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和传统商业网点,引导城镇商业主体向乡村延伸营销服务,配套建设邮政快递等物流分拨配送场所,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建好县乡村三级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和网络销售体系。分级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重点完善农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网络,推动冷链物流服务向乡村下沉。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规范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建设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借网出海”,广泛开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直播带货等活动。持续做好“达菜入舟”项目。积极参加省内外农业博览会、展销会。(十七)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构建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突出农工融合,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强化产地初加工、园区深加工,推动农业产业链向加工端延伸,积极争创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突出农旅融合,实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深化田园景观化、产业融合化实践,提升云峰茶谷、秀岭春天等乡村旅游景点,大力发展产品采摘、农事体验、研学实践、休闲观光、亲子旅游和运动康养等多元产业,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突出农业多业态融合,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十八)加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与利用。用足用好国家储备林政策,用活用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秦巴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四库”建设,打造一批重要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和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构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市统筹、县实施”运行机制,市级负责项目总体规划、运营、监管,县级推动项目落地。编制全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细则,从“林、文、旅、业、交、安”等多角度包装项目,全力争取纳入国省盘子。编制达州市林业碳汇发展方案,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产权交易形式,提升森林碳库生态价值实现能力。创新国家储备林投融资机制,市场化引入大型央企、国企等优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山区林区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四网”补短工程。多元化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延伸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及木材加工、森林食品加工等产业,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五、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城乡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十九)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人口数据分析与研究,持续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在城镇落户通道。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健全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非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优化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服务,推动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方便快捷。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城镇社保、购买城镇住房等合法权益,确保农民放心进城。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奖励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到2027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二十)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用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加大撂荒地常态化整治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对长期撂荒且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重点整治,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加强农耕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宜机化水平。深化渠县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试点。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探索通过建设联建房、集中式住宅等方式,建立农民户有所居保障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流转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宅基地,不得违规搞合作建房。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探索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增减挂钩实现县域内跨村组区位调整。深化万源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配套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用地需求。以县域为单位分类清理闲置学校、村卫生室、办公场所、站所用房等资产,理顺权属关系,提升盘活利用质效。积极争取省级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委托达州行使。(二十一)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城乡融合公益性项目优先申报政府债券。通过财政注入资本金、参与股权投资及以奖代补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担保增信等配套政策。强化金融支农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深化“政金”合作,健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系,拓展农村资产抵质押范围,探索农村产权“抵押+担保+保险”等混合增信模式。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健全农村信用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三农”保险产品供给。加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完善生态产品交易制度,落实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社会资本入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入乡,定期发布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投资清单,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政策。引导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市场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养老、育幼、助残等乡村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加强监督管理,防范社会资本租赁农地风险。(二十二)创新城乡融合人才入乡机制。加强农村产业人才培养,实施“技能达州”行动,重点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建设工匠等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出台达人返乡创业专项支持政策,深入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雁归巴渠”和“达商回引”活动。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持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方式,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突出实绩实效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农村科技推广人才,推进科技特派员现代农业“9+3”产业全覆盖。统筹管理使用县内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城市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对在乡镇连续工作年限较长、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适当放宽条件、单列指标等方式支持申报重大人才计划。开展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取酬改革试点。加强乡村治理人才培养,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积极推荐致富带头人、非遗传承人、优秀退役军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办好达州乡村振兴学院,深化“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推动选调生到村任职,选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人员。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农业农村从业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健全人才入乡权益保障机制。鼓励退休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退役军人、工商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城市居民返乡创业和养老。
  六、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普惠共享有序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动关键基础设施城乡同质同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同轨同享。(二十三)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县乡统筹。完善县域“多规合一”衔接机制,以县域为整体统筹推进城乡水电气路网等一体化布局,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水源工程、灌区工程、引调水工程建设,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坚持水量水质并重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创建全省乡村水务示范县。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落实农排电价惠民政策。开展“气化达州”行动,推动生活天然气进村入户。推动骨干交通网向城镇覆盖,实施“幸福美丽乡村路”建设和村内道路提档升级,全域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强农村公交客运站建设,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推进城乡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精细化。加快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同步建设千兆光网和5G网络,相对集中布局建设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级分类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力度,明确投入主体和建设标准,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的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体系。全面落实城乡各类基础设施管护模式、主体、标准和责任,促进基础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推行经营性、准经营性设施使用者付费制度。(二十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坚持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推动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在确有必要的地方保留村小学和教学点。健全城乡学校帮扶激励机制,推动城乡教育联盟、教育集团建设,促进县域内校长和优秀骨干教师合理流动,优质课程线上共享。创新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嵌入式幼儿托育服务试点。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县级医院和中心镇卫生院服务能级,推进县城三级医院全覆盖,建设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完善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市域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允许在县域内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医院布局及教师编制配置、医生编制定额。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水平。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和社会化改革,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推进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统筹布局县级中心敬老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构建“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展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建立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政策标准并缩小城乡差距。(二十五)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思想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统筹城乡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复合利用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大力开展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活动和农村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农村特色文化体育赛事,支持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覆盖,全力争取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县域试点。延续城市文化和乡村文脉,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巴渠河川剧艺术”,广泛开展三汇彩亭、耍火龙等民俗文化活动。加强巴文化传承发掘和保护开发,加快罗家坝、城坝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创新巴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保护传承川东北农耕文明,加强农业遗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灌溉工程遗产等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持续做好红色遗存(遗址)、红色文物、红色档案资源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争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县。
  七、全面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运用法治化方式,突出数字化手段,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二十六)优化完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落实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主体责任,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设置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强化乡镇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管理职责,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探索建立乡镇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进乡镇社会治理资源融合、手段整合、一体指挥、全域联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实施“乡村头雁”培养计划,整体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管理监督。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巩固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促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乡镇片区内审机构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管住“微权力”、惩治“微腐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二十七)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中心联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扎实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用活用好达州枫桥学院等平台载体,推动形成“学院+分院+工作站+联系点”四级办学网络,培养更多基层法治人才,更好服务平安达州、法治达州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人妇女儿童权益、电信网络诈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黄赌毒、非法宗教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整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应急响应网络体系、重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乡村治安保卫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提升城乡平安综合水平。加强乡村法治教育、法治宣传和法治服务,常态化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深入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有效方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作用,传承良好家风,深化婚丧习俗改革,遏制“天价彩礼”,培育向上向善时代新风。(二十八)不断夯实县乡村数字治理基础。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推进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建好万达开数字乡村平台,拓展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信息发布、政务运转、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迭代升级“城市大脑”和“安e达”APP,探索“还数于民”模式,不断增强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推行农村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障线下办事服务便利畅通。推进乡村应急管理智慧化,加强农村应急广播等终端建设,用好数字化乡村大喇叭。深化“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融合建设应用,推进“互联网+网格”建设,搭建“最后一公里”联防联控平台。实施数智社会及金融纠纷一体化项目建设行动。争取开展国、省政务数据属地回流应用,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八、筑牢城乡融合发展组织保障坚持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城乡融合发展始终,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鲜明实干导向,汇聚各方力量,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十九)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强化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责任,推动资源下沉,加强要素保障,加快部署落地落实。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明晰市级部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职责,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形成推进合力。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城乡融合发展各项工作落实。(三十)积极先行先试。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谋划一批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开展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创新以县域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改革项目。积极争取国、省级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在达州率先落地或先行先试,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率先突破。(三十一)严格考核评价。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相结合,完善绩效评价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任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市直园区领导班子、市级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健全常态化督促检查和定期评估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根据实际优化调整政策举措。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激励措施,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有效防范化解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三十二)凝聚多方合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重要职能作用,凝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鼓励国有企业以产业帮扶为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引领产业发展,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集聚。支持商(协)会、民营企业、工商资本精准对接乡村需求,积极参与“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万企兴万村”等行动,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深化东西部协作和省、市对口帮扶,促进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和人才交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营造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文阅读: 次)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54号 蜀ICP备19006585号-1

本站支持IPv6访问